獺肝簡介
內(nèi)容簡介:獺肝甘咸、平、入肝、腎、肺經(jīng)、甘益補陰、性寒善清熱。常用于肝、肺、腎陰虛的證據(jù),如肺虛咳喘、虛陰虛證明。
獺肝,水獺肝。
化學成分
此外,它還含有少量的維生素,主要含有蛋白質(zhì)和脂肪A、D。
【加工炮制】
1.凈劑:捕獲后,剖腹取肝,洗凈血液,懸通風處陰干。
2.切割:去除油脂和肌肉;燉軟,去除筋膜,切成小塊晾干。
性味歸經(jīng)
甜、咸、平、有毒。
入肝、肺、腎三經(jīng)。
用法用量
內(nèi)服:3-6克,煎湯?;蜻M丸,散。
獺肝的功效和作用
養(yǎng)陰、除熱、止咳、止血。治虛勞、骨蒸熱、盜汗、咳嗽、哮喘、咯血、夜盲、痔瘡出血。
①《別錄》:"但魚腫,止長咳,燒服之。"
②藥性論:"治療上氣咳嗽、勞損病。"
③本草圖經(jīng):"主(虛損)勞極,四肢寒瘧,虛汗客熱,也是主產(chǎn)勞。"
④飲食正要;"治療腸風下血。"
⑤《綱目》:"殺蟲。"
⑥陸川本草:"治目不明。"
⑦四川中藥志:"磨酒服,治心氣痛,治發(fā)痧。"獺肝的藥用價值
1.對人體有很高的營養(yǎng)作用。
2維持上皮組織的正常功能,粘附和保護細胞。
3促進視網(wǎng)膜內(nèi)桿細胞中視紫紅質(zhì)的合成,治療雀眼癥。
獺肝的副作用
有毒。
使用獺肝的禁忌
避免亂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