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體鰻簡介
【拼音名】
Duǎn Tǐ Mán
【別名】
油鯰、土龍、鰻魚
【來源】
藥材基源:蛇鰻科動物鱷形短體鰻和中國須鰻的肉。拉丁動物礦物名稱:1.Brachysomophis crocodilinus(Bennett)2.Cirrhimuraena chinensis Kaup收獲和儲存:常年捕撈。捕獲后,清除內(nèi)臟,清洗,新鮮使用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
1.鱷形短體鰻,圓筒形,尾巴略扁。1-1.5kg,大者可達3kg。吻又短又尖。眼睛又小又圓。嘴巴很寬,嘴巴裂開了,從眼睛的后面伸出來。下巴稍微突出一下。牙齒尖,上頜牙2行,下頜牙1行,犁骨犬牙1行。上唇邊緣的嘴唇必須很短,不太明顯。鰓孔很寬。身體光滑無鱗,側(cè)孔明顯。背鰭的起點在胸鰭基部的后面和上面。背鰭和臀鰭不連續(xù),都停在近尾。胸鰭很短。沒有尾鰭,尾巴很尖。背面是深紅棕色的,頭是深棕色的,頭上的粘液孔和側(cè)孔是黑色的。背鰭和臀鰭的邊緣是黑色的。胸鰭是淺黃棕色的。腹部是黃棕色的。2.中國須鰻,這種動物的特點:上唇有明顯的梳狀須。牙齒又小又尖。身體呈黃褐色,鰭呈淡黃色。腹部顏色較淺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1.棲息在沉淀物或沉淀物的近岸海域??梢杂梦布馔谕?,吃底棲動物。2.在貝類三富的低潮區(qū),穴位是常見的小底層錢類,是蛤蜊的重要敵害。資源分布:1.中國分布在東海和南海。2.中國分布在東南沿海。
【摘錄】
《中華本草》
短體鰻的營養(yǎng)價值
暫無
短體鰻的功效和作用
滋補強壯;活血通絡(luò)。主病后虛弱;背痛;跌倒損傷;骨折;骨濕痛
短體鰻的藥用價值
滋補強壯;活血通絡(luò)。
短體鰻的用法用量
內(nèi)服:烹飪,適量。
短體鰻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
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