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,我們一起看看。
1、豎中秋,要盡興。古代流傳,有好收成,自然要多謝月亮了。流傳至民間,就有賞花燈、制餅果、宰雞鵝、吃團圓飯、拜月、祭月、賞月等賀中秋的文化習俗,因而,每年到中秋的時候,就要多吃點東西,多玩玩,這樣才能盡興。
2、小孩子過中秋,玩燈籠,寓意添丁。往昔廣州人也不例外,且自有地方特色——“豎”中秋:八月十五中秋夜,豎旗桿于樓臺上,掛點上燈籠,擺開茶果餅餌,一家人聚吃行樂,叫“豎中秋”。掛燈籠有“添丁”之意,小孩結(jié)伴提著各式燈籠到處巡玩。
3、吮田螺和征對聯(lián),讓豎中秋變得更有趣。相傳一故人張古老生前喜食田螺,故廣州及珠三角一帶的人們每年中秋節(jié)以螺拜祭張古老,拜后大家一同吮食田螺,螺會使眼睛更明亮;征對聯(lián),話說譚杰南、陳伯綺將位于第十甫的關(guān)姓大宅改建經(jīng)營飲食,店號“陶陶居”。后為宣傳其制作中秋月餅之精,舉辦月餅征聯(lián),請名士黃慈博閱評等第。按照傳統(tǒng)的習俗過中秋,憶故人,確實別有一番風味。
中秋,是個好節(jié)日,人月兩團圓,對中秋這個節(jié)日的歷史多一點了解,重溫這個節(jié)日的意義,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有意思。